增加耕地不能做表面文章


(资料图片)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在增加耕地面积时,存在不顾实际,拔苗砍树“一刀切”行为,受到社会关切。自然资源部近日明确要求,坚决防止违法占用耕地、破坏生态和人居环境、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等突破红线底线行为,同时杜绝不顾农业生产实际,拔苗砍树、填坑平塘等“一刀切”行为。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央明确,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近年来,有关部门针对清理整治大棚房、乱占耕地建房和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等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但是,耕地乱象仍屡禁不止,必须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落到实处。各省区市现有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必须保住,不能再下降。

耕地保护不能搞形式主义。在25度以上陡坡地、重要水源地15度以上坡地开垦耕地的,其实并没有增加农业产能,反而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压力。一些地方片面追求流入耕地,错误理解了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进出平衡政策的要义。2022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显示,陕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现象严重,却违背自然规律安排大量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分析起来,类似行为从表面上看是增加耕地面积之举,实则会欠下产能亏损账、生态亏欠账,是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双重不负责。

在耕地问题上,要尊重自然规律,深怀敬畏之心。个别地方只强调账面上落实耕地进出平衡,不管不顾后期耕作利用情况,造成耕地再次流失。政策提倡挖掘潜力增加耕地,并不意味着要过度开发、不当开垦,否则既无助于提高当下的农业产能,也不利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因此,实施补充耕地项目,应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既不能在生态保护红线、林地管理、湿地、河道湖区等范围开垦耕地,也不能脱离实际、不顾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强行打陡坡地的主意。

耕地调入后,账面数量是增加了,不过,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宝贵的耕地用好养好,把性质耕地变为现状耕地,把撂荒地变为常用田。要加大农田建设力度,帮助农民改善耕种条件,从而提高种粮收益,做到良田就是良田,一亩就是一亩。我国耕地资源紧缺,耕地主要是种粮食,兼顾棉花、油料、糖料、蔬菜等生产。宝贵的耕地要用对方向,精打细算,明确利用优先序,良田好土要优先保粮食,果树苗木尽量上山上坡,蔬菜园艺更多靠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种植。在对耕地利用进行行政规制的同时,对承担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农户进行经济补偿和政策激励。引导农户科学合理耕种,提高耕地地力,进而提升产能。

在整治“非粮化”问题时,要统筹考虑粮食生产、重要农产品保障、农民增收的关系,有序推进,防止“简单化”,避免“一刀切”。不同于“非农化”,对于“非粮化”,既要严格管控,也要综合运用政策、市场等手段来纠正,让经营主体愿意种粮。面对果树处于盛果期、鱼塘处于收获季等情况,不能强行拔苗砍树、填坑平塘,搞运动式拆除。总体原则是合情合理、实事求是,慎重对待、精准施策,综合考虑土地条件、作物情况和农民意愿、经济成本等因素。实施复垦复耕要尊重农民意愿,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偿,留出一定过渡期,给出合理的准备时间。

对耕地的态度体现着一个国家饭碗的成色。对我国来说,守好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个永恒的课题,不能有丝毫松懈,也不能搞形式主义。

关键词:

为您推荐

增加耕地不能做表面文章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在增加耕地面积时,存在不顾实际,拔苗砍树“一

来源:经济日报2023-06-20

虽无开门红升势犹可期-世界观热点

2023年6月19日星期一大盘低开2点以3271点开盘,这也成为全天最高点,随

来源:梁祝2023-06-20

天天快讯:另一个手机坏了微信聊天记录怎么恢复_手机坏了微信聊天记录怎么恢复

1、首先重新下载一个微信,安装完成之后不必进行内容恢复,先登录微信

来源:互联网2023-06-20

宁波眼科医院预约挂号平台_宁波眼科医院预约挂号

1、在宁波网上挂上注册你的个人信息。2、完成后,在挂号页面上,选择医

来源:互联网2023-06-20

每日快看:乘用车市场持续回暖,自主品牌领跑,新能源车销量恢复增长!

乘联会发布2023年5月乘用车产销数据:当月零售销量为174 2万辆,同比+2

来源:自选股智能写手2023-06-19

环球热点评!益阳农发行开展“农耕实践迎七一” 主题党日活动

6月16日,农发行益阳市分行开展“农耕实践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在乡

来源:湖南日报2023-06-19

废弃矿坑变“天池” 带你揭开池水五颜六色的秘密→

环境就是民生,生态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在吉林四平市梨树县孟家岭镇,有

来源:央视网2023-06-19

外观和动力均有升级 新款吉利星瑞申报图

日前,我们发现新款吉利星瑞出现在了最新一期工信部申报目录中。新车依

来源:搜狐科技2023-06-19